我們雖然無法將外面的狂風大浪止息
但可以豐富船上眾人的心靈

美國作家 安.拉莫特

寫作是為了減輕孤獨,也為人們帶來勇氣,
伊蓮的寫作筆記本,以文字分享人生與價值

走在變幻無常的現實前面,培養飽足而穩定的精神能量
真實的一切,自然會為人們帶來力量

跟著文字,讓我們一起發現人生的各種可能性

近期文章

  • 《我的離職病》Day338-把自由交出去很容易,攬在自己肩上卻很困難
    其實將自由交給他人(如選擇當上班族)往往比自己承擔自由輕鬆,因為上班族不必完全自主思考、承擔全責。擁有完全自由需要高度自律,否則可能導致揮霍、放縱與虛度光陰。許多人渴望自由,卻也因害怕無法自控而選擇被約束。自由並非甜美輕盈,而是一塊沉重的石頭,常伴隨著空虛、焦慮、失去意義等。獲得「不上班的自由」是需要準備好承擔自由不可預測的重量與後果。
  • 《我的離職病》Day334-自由是主動做能做,必須做,也想做的事
    真正的自由並非放縱,而是回歸和諧的自律與內心穩定的自我定位。真正的自由體現在「知道自己能做、必須做、也想做的事,並願意鞭策自己主動前進」。無法自我管理的人往往需要被約束。真正的快樂也不是辭職去享受,而是找到一個值得投入、能實現自我價值和成就感的穩定社會位置。終極的工作者能自主、認真地完成任務,不受任何框架限制,在工作中發揮價值,這對於自由工作者尤為重要。
  • 《我的離職病》Day330-對自己完全負責,才有資格追求自由
    對自己完全負責,是追求自由的先決條件。以嬰兒學步為例,說明擁有能力(如學會走路)才能獲得自由(去想去的地方)。自由不是無條件的,若依賴他人負責,選擇權就會受限。只有具備攬起一切責任的能力,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我領悟到:「一邊學習負責,就能一邊擁有自由,而非先享受自由,再去負責。」
  • 《我的離職病》Day326-淺嚐自由的滋味與代價
    在離職一年後,我體驗到時間、地點與工作內容的自主,卻面臨巨大的精神壓力,感受了自由的「苦味」。原來,自由的核心是「對自己完全負責的能力」。自由如同巧克力,需學會節制與掌握。如果嚮往自由的海洋,就必須學會掌舵,有能力成為自己的船長。而成長與痛苦相伴,需要不斷嘗試、修正錯誤。正視內在的渴望,在取捨中發現真正所需,直面人生的終極課題。
  • 《我的離職病》Day322-捨棄擁有,換取自由
    為了追尋人生與工作的方向,選擇辭職,過著簡樸的生活,用最低限度的物質需求,來換取時間自主。我發現,人們常因在意捨棄的痛苦,而忽略了擁有的成本。透過有意識地捨棄多餘物品,我重新定義了「擁有」,體悟到自由是來自於所擁有的與所需的是相等的,而非單純擁有得多寡。這「捨棄」與「自由」之間的關係,頓時看清楚了許多。
  • 《我的離職病》Day318-需要多少才滿足,就需要多用力壓制
    過去,生活揮霍無度,透過消費來換取短暫的快樂,卻感到心靈空虛。自離職後,開始實踐極簡生活,從自炊、少購物、騎腳踏車等方式,學習減少物慾,換取寶貴的時間自主。這個生活轉換讓我發現,當物慾減少,心靈反而感到富足。人想要的越多,心靈愈貧窮;人想要的越少,心靈愈富有。

文章主題

shallow focus photography of pencil on book

寫作日常

在不同觀點上進行深度思考與寫作,讓寫作成為生活的陪伴與呼吸

red and white flowers on book page

好書分享

閱讀書籍,不僅幫助我們開拓視野、獲得知識,打開了往世界的大門。

person foot on brown rock

生活札記

記錄生活,留下痕跡,藉此抓住可能被遺望的記憶,也紀念每一個普通的日子

silver MacBook beside space gray iPhone 6 and clear drinking glass on brown wooden top

部落格經營

從零建立個人網站,踏足網路世界,分享部落格經營與創作

特別收錄

2017年馬爾他遊學日記

在歐洲地中海上的小島,有個被海洋環抱的小國家-馬爾他,特別收錄在此六個月的遊學日記,與我一起踏上這座美麗的小島,看看遊學生的異國生活與心路歷程吧!

  • 收錄10篇文章
  • 內容包含認識馬爾他、英語學習、遊學經驗與心情、遊學問與答

2021年蘭嶼打工換宿分享

孕育著傳統雅美族文化與島嶼自然的蘭嶼,與台灣本島截然不同的風景與人文,到蘭嶼打工換宿,究竟是甚麼樣的體驗呢?

  • 收錄3篇文章,包含換宿心得、簡介蘭嶼
  • 蘭嶼 打工換宿那些事》電子書
    結束蘭嶼一個月的蘭嶼換宿生活,我寫下了這段期間的點點滴滴,一本深入認識蘭嶼人文與自然、換宿生活經驗分享的電子書籍,豐富圖文呈現,深度刻劃作者在蘭嶼打工換宿的所聞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