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雖然無法將外面的狂風大浪止息
但可以豐富船上眾人的心靈

美國作家 安.拉莫特

寫作是為了減輕孤獨,也為人們帶來勇氣,
伊蓮的寫作筆記本,以文字分享人生與價值

走在變幻無常的現實前面,培養飽足而穩定的精神能量
真實的一切,自然會為人們帶來力量

跟著文字,讓我們一起發現人生的各種可能性

近期文章

  • 《我的離職病》Day40-那躲在我心底的魔鬼,叫什麼名字?
    離職原以為很輕鬆,卻陷入莫名的焦躁低潮,我生活失去目標,十分難熬,內心不斷湧現質疑與擔憂的聲音,害怕未來、質疑自己、擔心沒有收入等負面想法。然而,我不驅趕或逃避這些恐懼,而是學著「注視」它們的來源,接納並安撫這些「小惡魔」,告訴自己「不會有事的」。我將這視為一種與未知和憂慮共處的練習,如同疫情下學習與病毒共存。既然離職已成事實,不如試著與隨之而來的低潮和平相處。
  • 《我的離職病》Day36-疫情爆發,關在家中兩個月的日子
    2021年五月台灣疫情嚴峻,封鎖在家時,深刻體會到收入中斷的無助與恐慌。三十歲的我,過去只依賴月薪,如同鳥巢裡的幼鳥,毫無抵抗經濟衝擊的能力。這段被迫停擺的日子如當頭棒喝,讓我意識到保護個人收入的重要性,不該全權交由他人。決心擺脫被動等待的角色,學習飛行與覓食,成為能獨立自主的老鷹,學習如何為自己創造一份收入。
  • 《我的離職病》Day32-開始擔心收入從哪裡來
    沒有領月薪後,我意識到過去對單一收入來源的依賴。其實多元社會與網路發展已經啟發了不同收入的模式,這如同掀開眼罩般驚奇,我開始發現生活周遭充滿各種交易與消費行為,不應侷限於領月薪的框架,主動關注社會上各行各業如何滿足消費需求。「零工經濟」可解決收入問題,嘗試去打工、外包、接案、臨時機會及創作等多元收入來源,並重新設定每週的工作時數為20小時。
  • 《我的離職病》Day28-今年的財務目標:養活自己就好!
    離職後,我將年度財務目標設為「養活自己」。過去花錢如流以消解工作壓力,如今轉為極度節儉,嚴格控管開銷。透過設定最低生活額度,實踐多項節省習慣,如避開購物區、重複使用物品、以步行或自行車代步、購物時謹慎思考等,我體會到不倚賴大量消費也能滿足基本需求的簡單生活。
  • 《我的離職病》Day24-沒有工作頭銜,我怎麼看自己?
    離職後我遇上自我價值低落的問題,原來昔日的工作身分的失去,引發了我對自我認同與他人眼光的焦慮。「待業人」標籤帶來空虛與邊緣感,迫使我去面對「工作=個人全部價值」的迷思。初期待業十分煎熬,我必須如建築師般,努力重建自我價值,探索「我是誰」以及「我為何而存在」,也慶幸能在30歲之際擁抱這個終極人生議題。
  • 《我的離職病》Day20-放棄國考執照時,也丟了自尊
    曾經身為醫療人員,我卻有著不想接受外界對醫護行業讚譽的矛盾心理,因為那是一種不屬於我的虛榮感,我只是普通人,並沒有那麼厲害。儘管在大醫院工作能為我帶來社會認同感,但自己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員。最終,選擇好好放下這套戲服,告別護理,卻也失去了我的自尊。

文章主題

shallow focus photography of pencil on book

寫作日常

在不同觀點上進行深度思考與寫作,讓寫作成為生活的陪伴與呼吸

red and white flowers on book page

好書分享

閱讀書籍,不僅幫助我們開拓視野、獲得知識,打開了往世界的大門。

person foot on brown rock

生活札記

記錄生活,留下痕跡,藉此抓住可能被遺望的記憶,也紀念每一個普通的日子

silver MacBook beside space gray iPhone 6 and clear drinking glass on brown wooden top

部落格經營

從零建立個人網站,踏足網路世界,分享部落格經營與創作

特別收錄

2017年馬爾他遊學日記

在歐洲地中海上的小島,有個被海洋環抱的小國家-馬爾他,特別收錄在此六個月的遊學日記,與我一起踏上這座美麗的小島,看看遊學生的異國生活與心路歷程吧!

  • 收錄10篇文章
  • 內容包含認識馬爾他、英語學習、遊學經驗與心情、遊學問與答

2021年蘭嶼打工換宿分享

孕育著傳統雅美族文化與島嶼自然的蘭嶼,與台灣本島截然不同的風景與人文,到蘭嶼打工換宿,究竟是甚麼樣的體驗呢?

  • 收錄3篇文章,包含換宿心得、簡介蘭嶼
  • 蘭嶼 打工換宿那些事》電子書
    結束蘭嶼一個月的蘭嶼換宿生活,我寫下了這段期間的點點滴滴,一本深入認識蘭嶼人文與自然、換宿生活經驗分享的電子書籍,豐富圖文呈現,深度刻劃作者在蘭嶼打工換宿的所聞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