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者可能有這樣的經歷。
若發現自己手藝不錯,想自己開一家餐廳而不是永遠當餐廳的主廚;若發現自己頗有一套教學模式,想開一間新學校而不是永遠當學校裡的老師。只要能將專長和才能有所發揮,找到一個空間和服務模式,將原來別人交給你的工作,變成自己的一份事業,我認為這是一項很好的工作選擇。
你是否想過:「同樣的事情,難不能由自己來做,發薪水給自己嗎?」
伊蓮
將原來別人交辦的工作,變成主動賦予自己的工作,像把書塞給學生去看,與學生自己去找書來看,本質和行動完全相反,前者是被動,後者是積極,以同樣一本書的內容來說,因為兩者的動力和積極程度不相同,導致兩者的閱讀效果不同,其中最大的差異-後者是「完全自主的結果」。
除了被動地去上班,你願不願意自己主動地、自動自發地去工作?
伊蓮
主動創造工作,舉例來說:
在商店工作➔開一間自己的服飾店、選品店
喜歡登山➔組團領導山友登山、登山團
喜歡畫畫➔策劃主題繪畫展覽、分享畫畫經驗、開藝術工作室、協助設計
喜歡寫文章➔報章投稿、寫臉書文章、每天寫作即使沒有人會看
先不要管薪水,假如可以幫自己創造一份工作,你如何設計呢?
往這裡思考看看,有什麼事你很擅長也樂意花時間投入,並且願意把它變成屬於自己的工作呢?
To be continued…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