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檳城-自助旅行(上)

這是一次很特別的疫情後第一次旅行,一共10天的時間。此文章偏重分享自助旅行的經歷,和旅行途中的感悟和趣事,五個段落:1.簡介檳城 2.氣候與飲食 3.交通與物價貨幣 4.與檳城當地人的相處 5.檳城景點與歷史街道。整理來說,我覺得檳城很適合自助旅行,也不需要花大錢觀光,多元的民族和特色,是馬來西亞很親近觀光客的一點。

Continue Reading馬來西亞檳城-自助旅行(上)

書籍分享《發現天賦之旅》:如何找到你的熱情和改變你的生命

書名這兩個詞:「天賦」、「尋找」,彷若這本書召喚了我去翻閱,直到翻閱到最後一頁時,嘴角仍然是微微上揚的,因為我明白這件事情如此重要,兩位作者與教育學家已經傾盡他畢生的心力和研究,替人們解答心中最底層的困惑與希望,那就是:「我是誰? 我的天命歸屬於何處? 我該怎麼去屬於我的地方? 」如果心裡有著這樣的疑問,這本書就很適合你去閱讀。

Continue Reading書籍分享《發現天賦之旅》:如何找到你的熱情和改變你的生命

資訊吸收消化不良症候群與手機病

開始回歸工作岡位後,生活時間緊縮,遇到寫作障礙,後來連閱讀都有困難,每天獲得的資訊也來不及消化,身心已經達到一個「資訊輸入量」的警戒值,資訊消化不良,腦力已衰竭。從來沒有感受過,原來單單一支手機可以對一個人的生活狀態產生這麼巨大的影響,我甚至已經想不起來,在那按鍵手機的年代裡,我是如何度過我的一天的呢? 下次想要拿起手機傳訊息之前,先想一想你今天真正面對面講話的人有幾個吧!

Continue Reading資訊吸收消化不良症候群與手機病

《書籍分享-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這本一本由美國心理師撰寫的《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作者蘿蕊.葛利布(Lori Gottlieb)一位用故事和自己的生活,來連結人們與心理諮商的距離,在書封上的一句話是這樣寫的「身為心理師也需要諮商,也需要一為自己的心理師。」,在晤談室裡,她聽見人們為了人生難題所經歷的掙扎和痛苦,同樣的身為普通人的她,在人生中也有難以跨越的問題。

Continue Reading《書籍分享-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租屋有感

如果說北漂族的夢想,是擁有屬於自己的住處,省錢住在自己原本的家裡,而對於我這個實實在在的台北人來說,我的夢想就是可以逃離家裡,能在外租屋。而今年六月,我 就這樣真的做到了這個「在外租屋」的小小願望,明明是一件這麼普通的事情,我卻等到年近三十左右才能做到,這篇分享自己租屋在外的動機和感受。

Continue Reading租屋有感

兩歲,伊蓮的寫作筆記本

【伊蓮的寫作筆記本,兩歲】部落格邁入第二年了,我這位懶惰的作者,回顧今年只寫了18天文章,在寫作的同時也發現,自己真正想表達的東西,字數往往超過一篇文章的空間,多了這樣的體察,今年在部落格未來走向和版面上,將做一次大整理。本文重點紀錄了第二年的歷程、部落格改名、最初的寫作動機和態度改變,以及對於部落格未來的小小願景。

Continue Reading兩歲,伊蓮的寫作筆記本

寫作與書籍的歷程分享

出版《獨處練習》之前,過去我曾以為「出書」是一種名為「夢想」的東西,後來我細想一想,這件事情並不是這樣的,便重新回顧了寫作的力與書籍之間的關係,這像是你若是能夠享受跑步,就能夠享受跑馬拉松的感覺,因為過程才是重要的。而寫作是從最普通的生活與日常,讓你的沃土慢慢成長,寫著寫著到忘我,不要過度思考和擔心,只要開始動筆寫就對了! 希望對於喜歡寫作的你有所幫助。

Continue Reading寫作與書籍的歷程分享

《獨處練習》書籍外篇-獨處記趣

在書寫的期間,為了蒐集更多他人的資訊和經驗,我自己也剛好蒐集一些不同的媒體內容、資料,這過程中又讓我忽然靈感再迸發一次,也想分享給大家一些關於獨處的趣事。本篇文章與讀者分享:發明獨處公園構想、喜歡獨處的國家、書寫《獨處練習》的地方、各式討論獨處的素材和媒體,讓你從不同的角度體會到獨處的單人樂趣!

Continue Reading《獨處練習》書籍外篇-獨處記趣

《獨處練習》書籍專文-獨處實戰分享

我個人最喜歡的獨處方式是一人去旅行。獨自走在在羅馬城裡,前往名勝古蹟的路上,欣賞這座與歷史、宗教、藝術結合的大城,行人道上的雕刻與噴泉,在現實裡,路過的人群或家庭旁,顯得自己像是個一意孤行的旅者,充分地感受到在獨處時交織而成的個人時光,迎接心中的孤獨感。這看似平淡無奇的獨處世界,就像一個萬花筒一樣,透過每個人的雙眼去獨自看見。

Continue Reading《獨處練習》書籍專文-獨處實戰分享

《獨處練習》書籍專文-獨處與自我

我們是不是常常打從眼前沒事做開始,就會忍不住開始滑手機、逛社群呢? 再怎麼細小的日常動作,都把我們跟自己推得更遙遠。遇到任何事情,除了和別人傾訴和討論以外,請試試看跟自己溝通、對話,把個人和自我的關係之橋搭建起來,通過獨處的時間,我們可以照顧、了解、愛護自己,好好獨處,不僅是一種對自己付出的愛與相信,也是一種自我負責。

Continue Reading《獨處練習》書籍專文-獨處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