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類寫作文章

《獨處練習》書籍專文-為什麼要練習獨處

本篇文章為《獨處練習》書籍的分享。為什麼要特別練習獨處? 人自出生開始就存於各式的社會關係,眼睛一打開就被外界的人事物圍繞,大腦忙著處理來自外界的刺激跟訊息,轉過身來卻對於自己的存在很陌生。獨處是一種主動的單人狀態,這時能熟悉自我、聆聽內在、遠離外界、擁有個人空間。練習獨處,讓我們找到更特別的自我、與他人更自在的共處。

Continue Reading《獨處練習》書籍專文-為什麼要練習獨處

內觀十日(下)

本篇文章主要內容,是分享個人參加十日內觀禪修的經驗,內觀課程,是過去從古印度流傳下來的修習方式, 幫助人們深入自我,觀察內心實相,以解脫痛苦的冥想禪修方法。此下篇文章內容包含了課程第八天至第十一天的心得與經驗。

Continue Reading內觀十日(下)

內觀十日(中)

本篇文章主要內容,是分享個人參加十日內觀禪修的經驗,內觀課程,是過去從古印度流傳下來的修習方式, 幫助人們深入自我,觀察內心實相,以解脫痛苦的冥想禪修方法。此中篇文章內容包含了課程第四天至第七天的心得與經驗。

Continue Reading內觀十日(中)

內觀十日(上)

本篇文章主要內容,是分享個人參加十日內觀禪修的經驗,內觀課程,是過去從古印度流傳下來的修習方式, 幫助人們深入自我,觀察內心實相,以解脫痛苦的冥想禪修方法。此上篇章節內容包含了:主要參加內觀課程的原因與心情,以及個人第零天至第三天的課程經驗。

Continue Reading內觀十日(上)

都更底下的城市,土地在哀鳴

幾個月前,石牌地區傳出一陣一陣的吵雜工地聲音,進行著都市計畫更新,許多比老舊建築物還高大許多的機器怪手,進駐到各地。被開挖的土地,等著未來乘載著一幢無比沉重的高樓大廈,直搗三四層樓的深度,是無可避免的未來命運。低吟的土地,無聲的哀鳴,被工程機械聲掩蓋掉的嗚咽,讓人們得以安心的繼續裝聾作啞,讓我們看看這幾處建築掩蓋住呼吸的地方。

Continue Reading都更底下的城市,土地在哀鳴

製作電子書的經驗分享

現今,越來越多人選擇銀幕閱讀,透過電子書,在忙碌的生活中,仍可以兼顧到閱讀的需求性。為了汲取更豐富的知識量,解決複雜的問題,我們通常會找書籍來閱讀,打開書之前對於資訊量期待是高的,使得製書的品質與生產過程,自然與寫文章不同。本篇文章分享自己第一次製作電子書的經驗與心得,共七個步驟,文末附上實用的電子書製作資源庫連結區。

Continue Reading製作電子書的經驗分享

關於30歲的感觸-寫給你我的粗糙半熟

在歲月的推移之下,意識到,人生真的來到了三十,在我遲遲無法踏出的那一步前,時間把我往前推了一把,闖入一處屬於三十歲的陌生境地。年齡,也帶來了許多心境改變,很想緊緊擁抱住30歲,告訴它,讓我們一起延續20歲裡的無懼和稚嫩單純,卻也能在步向30歲的練習中,慢慢找到駕馭輕熟的腳步,能夠自信又輕盈,踏足在這個陌生的三十好幾。

Continue Reading關於30歲的感觸-寫給你我的粗糙半熟

《棄業日記》一位普通上班族的人生工作大冒險

《棄業日記》,是一位在廣告界工作幾年的上班族,身高150公分的女生,從職場中離開一年多的個人冒險,作者買買氏的出走的勇氣和執著,讓她重新發現了自己對於工作的價值和看法,而不是在公司裡玩著虛無的數字遊戲,書裡幽默又直率的文字,實際又生活化的對話,觸發引人省思,跳出我們最不敢看到的終極疑問-難道人生除了上班,沒有別的了嗎?

Continue Reading《棄業日記》一位普通上班族的人生工作大冒險

在家工作四個月的心得

今年在疫情的持續影響下,似乎必須習慣"在家工作"這件事情,長達兩個月的第三級疫情警戒,基於政策和疫情需求,許多職場上的工作不得不搬到家裡進行,小孩也得在家裡通訊上課,隨著科技和社會的進步,在家工作,將成為以後我們必須習慣的生活常態,本篇文章會分享在家工作四個月的心得,關於工作時間、場域、個人狀態、休息時間層面的感想。

Continue Reading在家工作四個月的心得

蘭嶼 打工換宿那些事(下)

繼上一篇蘭嶼 打工換宿那些事(上)簡介打工換宿以後,本篇文章帶著各位深入認識蘭嶼, 包含蘭嶼居民與原住民文化、蘭嶼生活機能、交通、吃喝玩樂,以及在蘭嶼打工換宿的日子,大家可以把蘭嶼想得很簡單,蘭嶼的居民只有5200人,是原住民雅美族的家鄉,生活簡單,與大自然為伍,沒太多高大的建築物,簡單和純樸是這座小島最大的魅力。

Continue Reading蘭嶼 打工換宿那些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