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記憶力很短缺,每次一想到要做什麼,它就像是沒有留下任何痕跡的訊號,從腦中飄過去,即使很重要,常因忙碌而遺忘,因此常覺得「自己好像少做了什麼事」,也找不到遺忘的根據。為了處理「總覺得少做了什麼症候群」,養成「寫下來」的習慣,在「正在想的時候」先記錄,我便沒有理由忘記。
光「想」事情是不夠的,「想」只停留在想法層面,沒有真的行動,若總「只是想想」,養成「不覺得事情會真的發生」,僅是腦袋裡演過一遍,「想完之後」便會忘記,因為接下來又有很多事需要耗腦去「想想」。大量的資訊從腦袋中呼嘯而過,但無奈人的記憶量卻如此狹小。
不要只是用想的,把認為重要的事「寫下來」。
伊蓮
寫下同時,與此事的連結,從原來微弱變成中等,白紙黑字,這就是跟自己之間的「約定」,主動尋找適合的時間執行。每次完成任務後,習慣將幫助形成正向循環,更加積極主動,因為,當你不隨意違背與自己的約定,下次寫下任何的代辦事項和目標時,會更有自信去完成它,不管它有多麻煩、多困難、多花時間,整體而言,自信心和行動力彼此增強,創造一個正向的行為模式。
即便微不足道,只要覺得這需要被完成,也必須花費時間去做,就寫下來,不要讓它憑空消失,使自己無從想起,把每件生活上的大小事情妥善完成,搭建起生活與任務的連結感。分享我曾經「寫下來」,提醒自己完成的事:
不重要但必須做的:清洗咖啡機、上市場買菜、替植物澆水、圖書館還書、整理房間、練習使用衛生用品、洗衣服、繳手機費
重要但容易遺忘的:閱讀、寫作、運動、每週回顧和紀錄表、和朋友約定的視訊通話、休息日的活動安排
不要讓生活流於形式,總是處於推遲和遺忘,有意識地去做每件事情,完成後滿足地在格子裡打勾勾。寫下來,事情再微小,只要仍停留在代辦事項,你就會記得要完成它,而不是無止盡地把清單繼續寫下去。
「寫出來」比「想出來」的威力強大多了,寫下來像是與自己簽立一份合約書。
伊蓮
To be continued…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