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與朋友分享「離職熱血之心」,我說人生活的方式不只有一種,工作不一定要從一而終,在不適合的狀態要勇於跳脫,為自己創造一片天空。接著,對方的回應,像是往火山潑了一大桶冷水,內心的熱情立刻被澆熄。
「你以為社會有這麼好混嗎? 還是乖乖去上班吧!」
「我聽不懂你在說什麼,等哪天成功你再通知我,我先去上班賺錢,拜拜 !」
我小心翼翼地捧著精心雕琢的小火苗讓給人欣賞一眼,卻換來冷言冷語,自己就像對社會無知的傻瓜。那時忽然領悟到,沒有人有義務理解我所說的夢想,也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理解,即便好朋友也是。
不要期待身旁的人能像過去般往同一個方向,我們所希望的「被理解」對別人更是一種壓力,也是不切實際的妄想。沒被人理解或許很寂寞,對於別人來說同樣寂寞,因為彼此的距離已咫尺天涯,思想在不同的國度裡。
「無法互相理解」是種看不到的孤單,從朋友臉上如此淡漠的表情,我深刻的領悟到,並不是每一種狀態都能被理解的,有時只能靠自己了解自己、同理自己。
事實上,沒有人有義務要了解你,除了你自己。
伊蓮
To be continued…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