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離職病》Day334-自由是主動做能做,必須做,也想做的事

從上班族畢業後,全部的重心回歸自己後,更懂得珍惜時間和精力分配,慢慢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在尋找自由的路上,回到和諧的自律,這是讓我感到最驚訝的事,本來以為要緊緊拉住急於奔向自由的野獸,其實不然,我過的日子跟以前差不多。

當忽然擁有一份無限大的自由時,反而會無所適從,渴望規則。

伊蓮

我發現自由不是自我放縱消沉,想幹嘛就幹嘛,是心裡擁有極為穩定的自我定位,出於自發性自我管理,那個自由就出現在-「我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能夠做什麼、必須做什麼、想要做什麼的時候,而我也願意鞭策自己朝那個方向前進。」

相信我,你不會想要每天擺爛、耍廢,毫無意義的地虛度生命。

伊蓮

無法獲得自由的人,往往因為無法自我管理,而需要被約束,當你心裏明白,也知道自己該去做什麼時,別人找不到任何理由限制你。我體認到重要的一課,是一種願意以自我管理為前提的自由,才是屬於我們的自由。

丟掉鬧鐘最好的方法,是培養自然醒的超能力。

伊蓮

看到這裡,你不一定能理解,但我想語重心長地與你分享這份體悟:

工作的原點,不僅幫助人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價值,也是滿足自我最高實現的方法。終極的工作者,身處於任何工作和職位,都願意自主性地去完成任務,純粹自己想要做好,精益求精,樂意投注時間,因此不管是由別人交辦這份工作,還是自行去做,對他來說根本不受任何限制,自身已展現出對工作的認真態度,也能在適合的位置充分發揮價值。

重新挖掘工作之於自己的關係和意義,對自由工作者來說無比重要。

伊蓮

To be continued…


《我的離職病》長篇散文集by伊蓮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

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