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離職病》Day200-我有一個缺點,擔心「還沒發生的事」

回想2020年疫情爆發時,人對於未知病毒的害怕,是遠遠超過病毒本身的破壞力,恐懼放大了病毒的威力,隨著媒體散布之際,開始無止盡的擔憂,口罩不夠、糧食不足、永遠無法出門、永遠與病毒共存、面對疾病和死亡。

極度恐慌之際,人們堅信自己的擔心和焦慮是真實的,被自己的憂慮困在其中無法自拔,杞人憂天、瘋狂擔心未來,但現實狀態中,事情並不會總是如想像的那樣。

我也有這種毛病,敏感和焦慮神經大條,只要聞到一點自己感到恐懼、緊張、不熟悉的事物,忍不住開始擔心害怕,想著「如果壞事發生該怎麼辦」、「如果這樣我會有多慘」,腦袋重複撥放無敵大悲劇。

我們要想辦法回到現實中,而不是無止盡沉溺於虛無飄瞟的擔憂。

伊蓮

後來清醒地去想,事實上我幻想的那些好事或壞事,實際上不一定發生,僅是浪費時間消耗想像力,思考對於未來沒有幫助的事,更糟的是,我總是悲觀的幻想,不是樂觀的自我沉溺。

擔心未來,是一種大腦想像力的資源浪費。

伊蓮

分享一個方法破解「無限擔心和憂慮迴圈」,給有「自找煩惱、杞人憂天」體質的讀者。請拿一張紙和筆,步驟如下:

1.寫下目前你最擔心、最憂慮的事

2.一一檢查這幾個項目,誠實地問自己:「現在我所擔心的,真的有發生嗎? 」,逐項做上記號

3.過了一個禮拜後,再檢查每一個項目:「到目前為止,這些事情有發生嗎?」

4.重複檢查「有實際發生」跟「沒實際發生」的項目,直到自己的焦慮程度在可接受的合理範圍內。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第一次去游泳池,對水感到很恐懼,寫「第一次下水的憂慮檢查表」:

第一次下水的憂慮檢查表
擔心的事情實際發生實際沒有發生
一、我可能會溺水窒息  V
二、我害怕水的深度大於我的身高V  
三、我可能會踩不到地板 V 
四、我擔心水的溫度讓我不習慣  V
五、我害怕鼻子進水 V 
六、我擔心水不乾淨而讓眼睛發炎  V
七、我擔心浸泡在冷水裡會讓我感冒 V 
在實際經過後,勾選「實際發生」、「實際沒有發生」
第一次下水的憂慮檢查表

下水到游泳池,實際和水接觸,練習完畢後重複檢查下水前寫的「第一次下水的憂慮檢查表」,哪些有發生,哪些沒發生,一覽自知。沒有發生的,不要再浪費力氣擔心,實際發生的,努力處理、面對問題,至少已經看到敵人的模樣了,擔心的事發生後,處理如下:

1.我知道水比身高還要深,可使用游泳圈,改游水深較淺的水域

2.我有點嗆水,知道要練習如何閉氣

3.我真的了感冒,以後在水裡要保持身體活動、事前暖身

直視你的擔心,質疑它,反過來挾持恐懼,告訴它: 「你不是真的。」

伊蓮

To be continued…


《我的離職病》長篇散文集by伊蓮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

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