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離職病》Day338-把自由交出去很容易,攬在自己肩上卻很困難

上班族雖然不能完全自主,但「不必自行思考工作要做什麼」,如果每個人出社會後,都必須重頭思考自己要做什麼工作、如何創造自己的事業,那該有多少人的青春歲月因此浪費? 倘若人不夠認識自己,該怎麼建立適合自己的工作呢?

我的觀察中,有些人真的適合上班,有些人適合當老闆,有些人屬於自由工作者,取決於對自己的認識和能力所及。當上班族的好處,是可以把自由與時間交給別人運用和管理,不必自己攬起全責。

試想,同樣一份工作,若你擁有完全的自由,沒有人管理、沒有人付薪水、辦公室也不存在,你會願意自動去做這些工作嗎? 還是橫躺在沙發上發懶一整天呢? 長期處「被動上班」的人,被給予自由時不一定能自我管理,擁有了殷殷期盼的自由時,可能因無法自控而揮霍無度,這時,交出自由往往比擁有自由容易。

這也是自由弔詭之處,人人原來都擁有自由,卻渴望交出自由獲得控制,想被別人約束,因為無法自律,害怕過於放縱而失足,將自由交給他人管理反而輕鬆。誰想管理自己的自由?自由是無拘無束,但後果往往不堪設想。因此選擇把自由交給別人,讓別人承擔自由的重量。

把自由交給別人讓我們很輕鬆,攬在自己肩上反而很沉重。

伊蓮

想要擁有不上班的自由嗎? 很簡單,那就自己主動去工作,不管有沒有薪水、同事、任務、辦公桌、主管、打卡機,能替自己工作和謀生,還有一個問題是:「你準備好負擔自由不可預測的重量了嗎? 」

我們以為的甜美自由,如同看別人談戀愛那般美妙,實際上自由並沒有固定的形體,始終千變萬化,存在每個人的主觀意識裡。誠實問問自己,假如今天開始能有一整年自由自在的時間不用工作,你會打從心底為此感到快樂嗎? 若從今天開始財富自由,那麼你人生下半場要如何度過? 人們常說,我的願望就是中樂透後不工作環遊世界,試問願望實現後,接下來的日子你又是為了什麼活著呢?

假如擁有「完全不工作的自由」,其實令人十分怯步,我便敬畏起「完全自由」。你知道嗎? 自由其實有許多非常恐怖的朋友,像是:空虛、放縱、失去意義、毫無動力、憂鬱、乏味、厭倦、沒有價值、壓力、恐懼、焦慮、失去理智…(請自行想像)。

自由不是一根輕盈的羽毛,而是一塊無比沉重的石頭。

伊蓮

To be continued…


《我的離職病》長篇散文集by伊蓮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

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