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離職病》Day48-我的計畫,就是沒有任何計畫

當時,我在日記寫下這段沒頭沒尾的話:

「我不想知道未來在哪裡,我不想知道以後的工作是什麼,也不想知道以後的每月薪水是多少。」

倒數離職的日子,我沒有急忙計劃,沒有尋找工作職缺,沒有投下任何工作履歷,我唯一準備好的是:放空自己,存生活備用金,就這樣

提前計畫並不是做準備,而是一種焦慮的表現。

伊蓮

以前我熱愛做計劃表,不管是旅行、遊玩、學習、工作,學生時期考試前,喜歡做整整兩個月的精實計畫,幻想自己會依照進度乖乖做完的每一個項目,雖然每次都「痛苦地做到了」,偶爾怠惰時,自覺總做不好,沒有嚴格的自律,常因為實際上做不到自信受挫,一旦偷懶又充滿罪惡感。

我正餵養的,是按照進度表而不自信的自己;我正失去的,是在當下自由隨機發揮的自己。

伊蓮

人在兩個月前構想、書寫的計劃表,並不能代表兩個月後的想法和行為。不覺得「禮拜一的自己」跟「禮拜六的自己」已經有些不一樣,所以為什麼有「兩個月前的我,決定兩個月後的我該怎麼做」這種不符合實際的規劃呢?

透過書寫習慣與記錄,發現自己老是變來變去,一年前的曾想過的跟一年後的行動不相符,但內建老古板的我,遲遲戒不掉計劃表的安全感。初離工作的關鍵之際,我決定聆聽當下的心聲,不理會過去的舊習誘惑,不再以「過去的自己決定現在的自己」,拋出直覺型的一句話:

To be continued…


《我的離職病》長篇散文集by伊蓮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

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