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要獨立自主,必須擁有自由行動的能力,還要有能力為自由負責。
一個初生嬰兒的生命,完全仰賴在父母身上,隨著年齡的成長和學習,從躺在床上,變成可以自行拿著奶瓶吸奶的孩子,學會如何把頭抬起來,接著控制手腳、爬行、走路,這允許他們自由探索好奇的地方。
如果嬰兒學不會走路,如何走過去看那隻可愛的貓咪呢?
伊蓮
自由的背後,其實是需要有能力和條件的,從小嬰兒學會走路能自由行走的例子中,我們觀察到「學會走路」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多麼重要,不然嬰兒只能永遠躺在娃娃車上被人推來推去。
若走路跌倒,要能自己站起來,也要承受受傷的可能,但這並不會影響孩子想要走路去探索的動力,對於廣大世界的嚮往和好奇心,驅使著他們走動,只須慢慢熟悉走路,控制雙腳得宜,對自己有熟悉的掌握,就可以承擔更多跌倒和受傷的風險,學習為自己的行動負責,那麼就沒有任何的人事物可以阻擋他們的自由。
所以,自由並不是毫無條件就能擁有,除了積極想追求的動力,必須具有支持自我的能力。當你必須靠依賴讓別人替你負責時,是無法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力,你的方向會被左右、被控制、被反對,相反的,當你準備好並且有能力為自己的自由負責時,才能當自己的主人。換句話說,擁有攬起一切責任的能力,就可以獲得屬於你的自由。
在通往自由的路上,最大的課題就是-學習負責任。
伊蓮
到目前為止,離職路上我對「自由」最大的轉變,是從親身實踐的體悟,挖掘到「自由與責任」的重要關聯性,曾以為是隨心所欲,不需要對任何事負責,其實剛好相反。我學到非常寶貴的一課:「一邊學習負責,就能一邊擁有自由,不是先享受自由,然後再去負責。」
To be continued…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