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在家工作感覺很詭異,以前透過換衣服、整理背包、帶便當、下樓梯、通勤、辦公室打卡、與同事見面,完成這幾道工作前置作業後,才覺得已經暖機完畢,準備好展開工作的一天。現在「前置作業」被省略,只需要起床、吃早餐、開電腦就能直接開始工作,本來需要二十分鐘暖機的時間只剩兩分鐘,處於「工作運轉期」的我,有時也不太確定到底開機了沒。
前期,我快速開機後打開電腦開始進行書寫時,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心裡冒出這樣的懷疑:
「我現在算是在工作嗎? 」
「我在家裡工作正常嗎? 」
「我真的有在工作嗎? 」
我很不想承認,一開始真的覺得「寫作」不算真正的工作,只是書寫興趣和習慣的延伸,稱不上「職業」,因此當需要全神灌注想內容時,我常會卡關,因為對「從事興趣」的相信程度,無法跟外出上班相比,上班反而比較真實,「寫作」算是一門工作嗎? 誰又知道呢? 連我自己都很困惑。
於是,我想出一個很微小,但是很管用的方法:「自我催眠」
各位記得逛服飾店時,店員都會告訴顧客:「這件很適合你! 」、「我覺得你穿起來很好看! 」這番令人飄飄然的話嗎? 於是,客人會手刀買單,因為我們已經因為那些話,愛上鏡子裡穿新衣服的自己。同樣的道理,「話語」有一種感染力,像咒語唸出來後產生影響,聽到的人產生新的想法、信心、確認感,讓人對原來不確定的疑慮,多了一份「虛擬的相信」。
只要把那句話講出來,人似乎就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能去相信它、完成它。
伊蓮
我把「自我催眠」運用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在上班」的情境。
每當我停下來開始懷疑時,就腦補:「沒錯,你是在工作。」,過了半個小時後,我又開始思考書寫到底算不算工作,又說:「對,我真的在工作」,一次、兩次、三次、四次……一旦心裡升起任何疑惑,不斷告訴自己同樣的話,讓「不相信寫作是一門工作的我」,以「重複話語」的力量去慢慢相信,提起信心,理解此刻「寫作=我的工作」。
這套方法可運用於「一項不成熟工作的草創期」,不論想自創、建立、發展任何初始還不完整的計劃,處於自行獨立作業,沒有任何同事和工作環境,以及家人和寵物在你工作期間身邊晃來晃去,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家裡當個小廢物,做些不正經地事時,都可以試試看。
想像自己是一位「不論在哪裡都能夠專注工作的人」,全心投入眼前的任務,而且要刻意練習,暫時相信「我是真的在工作」,這對工作投入和專注程度有很大的幫助。練習去了解,並不是有人付錢請你做事才是工作,把自己有興趣的事情看成一項「需要被尊重的專業」,願意全心投注,那麼它就有機會成為一項「真正的工作」。
To be continued…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