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離職病》Day212-與死亡擦身而過明白的事

數次與死亡擦身而過的經歷,包括大學朋友驟逝、目睹媽媽站在火車旁險些發生意外,以及自己幸運躲過一場火車事故。這些驚險的生死體驗,讓我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常,而活著本身就是一種幸運,並學會放下對結果的顧慮,勇敢做出行動。我們應空下一段時間,認真思考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為何,並將熱情投注於當下,而非等到來不及才後悔,活出踏實而深刻的人生。

Continue Reading《我的離職病》Day212-與死亡擦身而過明白的事

《我的離職病》Day208-只做此刻能做的

在社群媒體時代,人們常因看到他人的成就而感到不安焦慮。與其與他人比較,不如專注於自己的節奏。試著將大目標拆解為小任務,每次只專注於當下能做的事。未來的成功固然值得期待,但人真正能掌握的只有「現在」。因此,我們應該學會放下對未來的過度擔憂,不用急著超前,也不擔心落後,只需專注過好每一天,讓每個「今天的自己」都能盡力完成當下的任務,穩健地朝目標前進。

Continue Reading《我的離職病》Day208-只做此刻能做的

《我的離職病》Day204-你不會相信,人害怕實現真正的夢想

人們對夢想其實擁有很的矛盾情感,當夢想從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變成了已發生的真實事件,人其實會感到很空虛,也害怕實現夢想後隨之而來的失落感,內心會產生一股「從高處墜落」的巨大空虛。夢想的價值或許在於其過程而非結果,它是一種驅動我們前進的動力,而不是人生的終點。人生真正的挑戰在於如何面對夢想實現後的日子,以及找到新的意義,而不是讓夢想成為虛度光陰的藉口。

Continue Reading《我的離職病》Day204-你不會相信,人害怕實現真正的夢想

《我的離職病》Day200-我有一個缺點,擔心「還沒發生的事」

你是否也常「杞人憂天」,將尚未發生的事預想成災難?就像疫情初期,人們對病毒的恐懼遠超其破壞力,耗費大量精力在不必要的憂慮上。這種焦慮未來的心態,其實是大腦想像力的浪費。透過記錄並且客觀質疑的方法,發現不合理的擔憂,我們會發現許多恐懼都是虛假的,這樣能將精力集中在解決真正發生的問題身上。

Continue Reading《我的離職病》Day200-我有一個缺點,擔心「還沒發生的事」

《我的離職病》Day196-你不是真正的寂寞

我曾花很長的時間思考「為什麼人會感到孤獨」,事實上「孤獨」與「寂寞」是強烈個人主觀感受,非客觀的事實。當能理解「我的寂寞只有我能感覺」,便無須強求他人完全同理,而過度期待別人理解自己,反而會更寂寞。適應了離職的獨處後,我更深體悟到「我的寂寞不是真的寂寞」,只是曾經太期望他人的那份理解。

Continue Reading《我的離職病》Day196-你不是真正的寂寞

《我的離職病》Day192-不要覺得別人能懂你

我曾滿懷熱情地分享「離職熱血之心」,卻被朋友潑了冷水,自己覺得像個不切實際的傻瓜。這讓我意識到,沒有人有義務理解我的夢想,即使是好朋友也是如此。我們期望的「被理解」對他人而言可能是一種壓力。無法互相理解的孤單,讓我體會到-有些狀態只能靠自己去理解和同理。

Continue Reading《我的離職病》Day192-不要覺得別人能懂你

《我的離職病》Day188-親愛的可以氣餒,但要設定躺平鬧鐘

「重視休息就是重視工作」,尤其在面對職涯不確定性時,適時「躺平」是必要的。當感到喪志、失去信心時,這代表需要休息,不要勉強自己。當工作厭惡感和負面情緒湧現時,那就是提醒自己需要休息的時候。而避免無限期的「擺爛」及伴隨之而來的「休息罪惡感」,設定「躺平鬧鐘」,允許短暫放鬆,時間一到便重新振作,確保在疲憊時能適時停止、整理,再重新出發。

Continue Reading《我的離職病》Day188-親愛的可以氣餒,但要設定躺平鬧鐘

《我的離職病》Day184-不要只用想的,把最重要的事「寫下來」

僅靠思考不足以確保重要事項被執行,因為人的記憶力有限,解決「總覺得少做了什麼」的困擾,我養成「寫下來」的習慣,將想法記錄,能加強與任務的連結,像是與自己簽訂一份契約。「約定」能督促人主動執行,在每次完成後形成正向循環,提升自信心和行動力。無論大小事,寫下並執行,避免遺忘和拖延,讓生活中的每項任務都能被妥善執行。

Continue Reading《我的離職病》Day184-不要只用想的,把最重要的事「寫下來」

《我的離職病》Day180-每周計劃表,是我支撐下去的根本

「每週計劃表」可維持自主生活、避免時間浪費,其目的是提醒每日任務,並將生活劃分為工作、私人、家務、運動、休息、娛樂等區塊,將事項安排在合適時段。以「週」為單位,避免過度預設,只需今日事今日畢。透過這種方法,即使沒有外界督促,也能建立自律的生活習慣,珍惜並善用個人時間,讓時間過得更有意義,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避免離職後作息散亂。

Continue Reading《我的離職病》Day180-每周計劃表,是我支撐下去的根本

《我的離職病》Day176-只要知道自己認真工作,就不要怕沒有在辦公室

「自主性」是工作動力的核心,主動的行為比被動接受更能產生積極且高效的成果。無論是否身處辦公室、是否有薪資報酬,只要擁有高度的工作熱忱和自主性,就能成為卓越積極的工作者。目標是打破傳統上班族思維,試著找到一份真心熱愛並全心投入的事,無論外界如何定義,認真將其視為一份工作,未來甚至能成為職涯的橋樑。

Continue Reading《我的離職病》Day176-只要知道自己認真工作,就不要怕沒有在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