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離職病》Day326-淺嚐自由的滋味與代價

過去我認為,自由是下班前曬到午後的陽光,超過九點後起床,能決定如何安排工作,掙脫時間和地點的束縛。離職一年的遊蕩,在平衡生活和寫作載浮載沉,我可以選擇工作的時間和地點,決定要寫的內容,至生活安排自主,雖然擁有了前述渴望的自由,精神上仍然無法自在,有一股巨大的精神壓力,遇上未曾預料的自由怪獸。

我品嘗到了自由的苦味。

以前還沒有能力看見自由表象的背後,現在我深刻學到,自由是由多種元素組合而成,能支撐自由的最大因素是-「對自己完全負責的能力」。這段歷程讓我充分領教選擇自由的代價,那麼要回到安全的原點,還是去面對自己的選擇,為自由開拓疆土呢?

這個問題類似「該不該讓小孩子吃巧克力」的選擇題,要永遠不讓孩子知道巧克力的存在,還是要讓他品嘗後學會自控呢? 自由就像巧克力,食用太多無法節制,是失控的表現,但從來沒有吃過對巧克力感到好奇,始終存有一種錯誤的幻想,「真想吃看看」的慾望是不會消失的。

自由,是一個無形體,毫無克制時颳起殘酷的大風,具有自我毀滅的破壞力,若能好好掌握,人在規律中獲得一種愉快,端看「如何掌握自由的船舵」。若嚮往象徵自由的海洋,也要有能力控制船隻,學習觀察海象,握緊船舵,練習成為自己的船長,離自由的海洋更靠近一步。

正視自己的渴望,試著在重複嘗試與修正錯誤後,不斷往自由的疆土拓展。因為主動選擇自由,必須付出辛苦和代價,而痛苦和成長總相伴相隨。不因為海浪令人心生恐懼而停滯不前,若不開帆啟程,就看不見更遠的地方。

自由的現實,彷若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們無法預測,也無法控制。在自由的路上,不論遭遇是好還是壞,需要不斷地選擇和妥協,或是放棄過去擁有的,學習放下不再認為重要的,把握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在中間取捨,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對於自由的想像和追求,是人在一生中會面臨到的終極課題,問問自己: 「自由對我來說是什麼? 」

伊蓮

To be continued…


《我的離職病》長篇散文集by伊蓮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

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