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履歷上面寫的都是護理系、護理師、醫院院所,似乎在提醒著自己前一世是誰,30歲前全部的工作皆投注於此,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放下,就可惜了歲月,和爸媽辛苦繳納的學費。即使在工作的最後一年已十分厭棄,花了近一年多的時間與它保持距離,始終覺得自己與它無法完全切割。
這是我的功課,離開護理師工作的最後一天,在部落格寫下文章,與這份工作好好說再見,心裡有千言萬語欲傾訴,好似即將離別的舊情人,彼此相處多年,經歷相處互相摩擦,終究無法真正相愛,在好不容易說分手那刻,卻也湧出不捨。
再見了,我們真的不適合彼此,學習互道再見,給予對方走向未來的空間。
伊蓮
擁有是種美好,人們能從中獲得喜悅與價值感,不論是多了一位伴侶、多了一位朋友、多了一件衣服、多了一項技能,我們敢於擁有,樂於獲得,但有誰能告訴我們如何捨棄和放下,一個人要如何做出堅定放棄的選擇呢?
那裡有數個坎正等候著我,是不捨,是不甘、是不忍、是放不下、是罪惡、是自責,彷若糾纏一團的絲線。
伊蓮
若彼此都還有值得期盼的未來,又何必糾結於此刻的痛苦,把手鬆開,海闊天空,還給對方安適的自由空間。主動放棄,大概是我覺得最辛苦的過程了,從以前到現在,我似乎只學會如何擁有,未曾理解如何放棄,這讓我想到,假如一直以來都只是被動的擁有,那麼為何主動放棄還如此困難呢?
擁有很容易,放棄很困難。
伊蓮
在上班時萌生離職的念頭以來,我就一直試圖與這份職業劃開距離,脫下象徵神聖的白色制服,想起喜愛努力工作的自己,想起屬於我的殊榮時光,想起與病人並肩奮鬥於疾病之前,想起被需要的專業能力,想起護送病人入加護病房和手術室的當下。這些過往的種種,都讓我身為醫護人員備感驕傲,有著深厚的職業使命感。
然而,每日的精神疲勞與透支的體力,讓我無法繼續忽視內在的聲音,我聽著她在日復一日重複工作下逐漸枯竭,用盡剩下的力氣聲嘶力竭地哀求著。於是,我們便逃往一片無人的野林中,在這沒有建築、沒有名字、沒有保護,什麼也沒有的地方,留給她一點空間好好生長。
選擇放下後,我只是遠遠地遙望著它,彼此隔著一層朦朧又美麗的距離,就像看著對海另一座白色島嶼,只是望著,已然乘坐在離它而去的小船上,駛向未知又迷人的危險大海中。
To be continued…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