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離職病》Day180-每周計劃表,是我支撐下去的根本

為了不要耗費寶貴的早晨時光,思考第一件事情要做什麼,用一張空白的紙,畫上的時間框格,提醒今日的任務,在準備展開新的一天時,便知道此刻要做什麼,我開始做「每周計劃表」。

你可能很想打我,前面不是說「我的計劃,就是沒有任何計劃」嗎? 然而,每周計劃表的用意是這樣的,將事情分為:工作、私人、家務、運動、休息、娛樂,生活建立基本雛型,早、午、晚時段該做什麼,將每一個個事項的安排在適合的時段。

時間表的功能是「提醒時段內該做的事,而不是規定自己幾點該去做什麼事」,不訂幾點幾分做、多久時間,只要今天內完成即可。將每天拆解成一項又一項的小任務,自由選擇時段,隨著生活需求適時地提前或延宕,若真的做不完,改於本周其他時間做,定期追蹤、確認完成。

「每周計劃表」的生活尺度是周,而不是月,一個月太漫長,月初看月尾太遙遠,一周內的生活近在咫尺,這樣的好處是避免做過多的預設,因為七天內的時間比較接近現實情況。也不需要強迫自己操心兩周以後的事。其實最實在的是先把今天過好,明天的事,明天再說,周末的事,周末再說。

每天早晨我會看一眼今天要做的事項,接著把這些事情好好完成,不用偷看兩三天後的工作,或者往前面的行事曆檢查,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多做,今天的我就只負責今天,因為我知道,明天的我會負責明天。

假如無法建立自律的規範,活得像一灘爛泥,那麼也只能回去上班,因為還沒準備好替自己的時間和需求負責,撐過一段辛苦的適應期後,你會發現更珍惜、善加利用個人時間,而且這些時間大部分花在自己想做的事,時間付出的同時就值回票價,不只是為生存負責,也開始為不斷流逝的時間賦予意義。

沒有任何人督促的狀態下,試著找到適合自己的步伐,清楚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做些什麼,才不至於完全地散亂。

伊蓮

To be continued…


《我的離職病》長篇散文集by伊蓮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

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