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孤獨」和「寂寞」有很深刻的體會,曾花很長的時間思考「為什麼人會感到孤獨」,以下是我的心得:
「孤獨和寂寞是一種強烈個人主觀的感受,這種心情是真實存在於每個人的心裡,但對於世界上其他人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普遍的事實。」
舉例來說,有兩位年輕男性都獨自坐在公園裡,一位剛剛經歷失戀,一位恰好路過想休息,第一位男性心中迴盪的感受非常寂寞,第二位就不見得是如此。兩人心中的感受是各自存在,雖然外在狀態類似,心境上截然不同。這可以說明,人的感受是極為主觀的,卻常誤以為世界上的人都是如此,或者認為別人都是這般看待他/她、理解他/她。
心中存在的寂寞,只對於自己是事實,對於別人並不是。
伊蓮
當理解「我的寂寞只有我能感覺得到」,寂寞就與別人無關。因此,不需要強求「完全同理、完全接受你的人」,要是太期待別人能完全理解自己,只會更寂寞,源自於「渴望被別人理解的寂寞」。
你並不是真正的寂寞,只是太期望別人理解你的寂寞。
伊蓮
離職初期,覺得我好像被社會拋棄,不被任何地方和單位需要,心裡莫名其妙的妄想有人打電話請我回去工作,上個月坐在辦公室裡覺得這裡跟自己想像的未來相去甚遠,感到忿忿不安,死命地想離開,這個月好不容易逃獄,獨自一人坐在房間裡,彷彿遺世獨立,或許有點人味的辦公室還好一些,至少我不需要與心中那頭寂寞怪獸纏鬥。
這裡只剩我自己慢慢消化其他人不能感受到的寂寞,因為是我自己的寂寞,別人看不到、摸不到、也無法與我感同身受。隨著時間過去,同樣身旁無一人,脫離群體工作已久,寂寞感升級為獨立感,我逐漸明白「我的寂寞不是真的寂寞」,過度期待也不是必要的,只需要適應「相對單獨」的工作環境,當我對「寂寞的感受」沒有如此強烈,寂寞的空氣便自行退去。
To be continued…
關於《我的離職病》
長篇散文集
✍️《我的離職病》是歷時一年離職心路歷程長篇散文集作品,自2025/4/7 起,固定於每周一、三、五晚上21:00持續更新文章。
🙋♀️如果你喜愛這部作品或與之有強烈共鳴,歡迎按讚、留言、分享社群、訂閱部落格,收取最新文章通知,幫忙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讓我們一起透過這趟瘋狂的離職之旅,來破解人生三大魔王之一工作這回事吧!